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对我国社会发展形成制约,加快农田水利灌溉渠系工程的建设,与生态安全、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。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当中,除了要提升灌溉工程量之外,还应该增强节水意识,解决渠道渗漏等问题。因此应该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,逐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。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,也需要以水资源节约作为基础,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。
原则:
1、协调性原则,加强当地实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,明确新建灌溉区域的面积范围,增强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效性;
2、经济性原则,明确农田水利灌溉渠工程的成本投入,防止过于追求技术性而忽略了经济性,使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;
3、统筹兼顾原则,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,协调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;
4、节水原则,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。
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渠工程设计与运用要点:
渠道防渗设计:渠道输水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,具有便捷、操作性强的特点。作为一个传统的灌溉模式,土渠输水比例大约占整个输水比例的50%以上。在改良土渠时,通常会选择混凝土防渗材料和砌石等进行处理。经过实践,节水能超过50%。另一方面,渠道的防渗设计,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,为农田灌溉渠工程的维护奠定了基础,满足了管理工作的实施要求。
发展目标:
1、2010年,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.5左右;
2、2015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53,累计增加0.03;
3、到2020年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.55以上;
4、到2030年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.6以上。
随着经济的发展,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绩,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也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和进步。在农田节水灌溉中,形成了波涌灌、U型渠、折射微喷头、恒压喷灌系统等,在这些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中,U型渠防渗设备,可以将农业种植中的紧缺水资源现状、水资源浪费等问题,进行解决和缓解。
水渠的作用:
在空间上调水,保持水资源平均分配。 洪水来可以阻挡,防止发生危险。 ***保存水资源。修建农田灌溉渠对周边环境改善有***的促进作用,同时后期管理简便,能提升农田水源的有效利用率,还降低了维护成本,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。